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评书艺术走进国关

期次:第129期       查看:73


  评书表演艺术家张少佐来校讲座。 陈松涛 摄



  本报讯(记者韩绪衡)3月28日,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少佐应文化与传播系邀请,来校举办“传统文化进校园·评书的魅力”教学讲座。两小时的精彩讲座中,张少佐从历史、表演形式及未来走向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评书艺术。
  “可塑历史长,可考历史短”,评书自唐朝起源,宋朝“说三国”达到顶峰,明清时以“说水浒”居多,到了民国,评书大王双厚坪开创了“评说当天事”的题材风格。对此,张少佐希望评书艺术能够更加贴近时事,贴近生活,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
  何为评书?“评者,论也。以古事而今说加以评论就是评书。”张少佐用简洁的语言为同学们介绍了评书的内涵,介绍了折扇、堂木、丝绢等基本道具,特别讲解了折扇在不同身段中的不同作用———“拧着是枪,端着是刀,横着是剑,竖着是笔,打开是书信图旨。”在场同学赞叹连连。
  讲座渐入佳境,张少佐展示了精湛的贯口、串口等评书技巧。他指出,所谓“听书听扣,看戏看轴”,“扣子”是指在每节评书尾部要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,这是戏剧矛盾的最高潮。所以评书名家讲究“扣儿要狠”,这样才能抓住听众的心。家喻户晓的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”就是标准的评书扣儿。
  张少佐表示,评书艺术现在也面临着窘境,经典评书作品多为长篇,而“短节目”更受到新时代的追捧。因此,现代评书需要在题材和体量上适应时代发展,让更多年轻人倾听评书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。
  提问互动环节中,张少佐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。提到现代评书的传承,他认为,过去的评书教学都是师徒制,后辈努力追赶师父的精湛技艺以谋求更好的生计,而如今年轻人却很少愿意沉淀下来修炼自己的文化修养。张少佐目前正致力于推动评书艺术在新时代全媒体、信息化环境下的传承弘扬,其正在录制的《评书十讲》等文化节目就是旨在提升评书艺术的传播力。他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形式值得提倡,只有让年轻人接触、了解、热爱评书,才能使评书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