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名大学生士兵

——写在建军90周年之际

期次:第124期    作者:刘正 公管系2014级 2016年9月参军入伍   查看:36

  大部分男儿似乎与生俱来对军旅生涯有一种向往与期待。当初,平凡的我也是怀着一腔男儿热血,从一名普通的在校生到现在的义务兵。一年的时间恍然过去,对部队的生活训练,多了一份切身的体会,也有了一些认知感慨。
  现在所在的部队是一个两栖部队,曾经是号称“天下第一军”的隶属单位,在2017年部队力量编成改革之后又有了一个更加霸气的名称——“两栖重型合成旅”。改来革去,没有改变一名侦察兵的身份。在新兵下连之后,终于见到了连队的重型装备——几台产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装甲车,停在团侧门外的破旧车场里,给人感觉像是历经风雨后无人问津的样子。当时心里的落差还是很大的,难道我们的装备就是这样?在所谓“信息化战争”的今日,这些上个世纪的老旧产品还能用么?听一些老班长讲,也就是在车炮场日的时候才来车场保养一下这些车子,平常基本不用的,已经有一些年头没有动过了。当时在想,不知何时才能换装。平日里,普通的战士比班长以上的岗位人员少一个训练科目,即手枪射击。大部分基层部队也都是这个样子,只有班长以上的岗位人员才有资格进行手枪射击训练,看着他们班长训练心里好生羡慕。普通战士只能进行步枪射击,而且前几年每年射击的机会也不多,一年打不了几颗子弹。当兵的不打枪总感觉少点什么东西。终于,在改革之后,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原先老旧的装备被淘汰了,连队上有了很具现代感的装备,每人也是标配一把手枪、一把步枪,平日里训练的内容也是接近实战化。在海训、外训期间,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步枪、手枪射击训练。尽管训练的内容更苦更累一些,但大家感觉却是更有劲了,因为训练的内容更有意义,能让大家去接受,比如攀登、武装泅渡、军事地形学等等,都能让大家学到很多东西。回想一下,建国之后的每次阅兵都会让大家感到热血沸腾,而且一次比一次精彩,每一次都更能体现出军队的建设发展。很荣幸能赶上这次部队的改革大潮,让我亲身体会到基层部队真真切切的变化。
  部队大院里面和外面完全是不同的体制环境,这里有一首流传很久的军歌《小弹壳》,其中有一句歌词写道“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,有苦有乐有声有色”。的确,在这里,可以感受到种种酸甜苦辣咸。一年来的时间里,作为一名基层连队义务兵,我也是有许多的感慨。
  刚来新兵连的那段时间的确不适应这里的节奏,从生活到训练,各种各样的“规矩”约束着自己的行为。从连队到餐厅短短几十米的路也要站好队走队列过去;从排房到同楼层隔壁的卫生间也要跟班长请示,经过同意之后才可以去;在队列里打个喷嚏必须要打报告;没有手机的我们只能借班长的手机每周一次给家里打十分钟电话……诸如此类的“条条框框”不胜枚举。从宽松的大学生活一下子来到如此严苛的环境哪能适应?彼时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。说来惭愧,那时候,如何度过剩下的两年军旅生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。艰难的时刻,不能不再想起那句无数前辈曾教育过我们的经典名言——“改变不了环境只有改变自己。”毕竟还有很多的战友和自己一起在并肩战斗。作为比很多新战友年龄都要大一点的在校学生义务兵,哪能让人家瞧不起,哪能比人家差?就这样,慢慢待下来也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。随着每日的训练、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在规律的节奏下,一切都是有章可循,一年也这样慢慢过来了。
  这一年,我也的确感受到了部队对人的磨砺。“冬练三九不怕寒”,严寒之下跑五公里,手是僵的,但头上却冒着热汗;“夏练三伏不怕热”,烈日炎炎之下,穿着厚厚的装具,还没出营区身上的衣服就已被汗水浸透;练习捕俘动作时,深深体会到用身体和地面较量时的真实痛感;用蹲姿练习据枪姿势让人觉得站着也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……无数个类似的时刻,让我觉得在学校里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,和家里人待在一起是一件多么让人满足的事情,在外面自由地走路是多么自由的事情。以前在视频中看到的军人形象是那么英姿飒爽,殊不知这强大背影的身后有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默默付出与牺牲。似乎,我慢慢懂得了什么叫做“最可爱的人”。在这点上,我想,我的认知是不断成熟的。
  作为一名大学生义务兵,还剩下一年的时间去实践,还有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的事情,还有很多空间让我去进步。很感谢部队教育了我,让我成长,让我成熟。
  愿我的祖国越来越强大!